篮球 足球 综合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篮球 > CBA

或许,这才是CBA最职业的球队!

时间:2025-08-26 16:48:00 来源:野球帝

好久没写CBA了,今天来一期吧。

聊聊大伙口中的“黄埔军校”或“超市”:广州龙狮。

陈盈骏、祝铭震、李炎哲等多位球员均在球队体系中成长并打出价值,随后被交易至其他球队换取资源。

接下来,他们大概率还会做出大交易...

而北大的郭凯、民航的贾明儒等大学生选秀球员,在广州成名后也去了别的球队,拿到了不小的合同。

外界有很多声音,球迷会有不解的:好好的,怎么就“拆家”了?

其实,我很不理解的是:为什么会有的人一边骂着CBA的“不职业”,还一边骂着广州龙狮俱乐部交易球员的...

什么是“职业”?

盈利是职业俱乐部的核心目标之一,职业俱乐部本质上是商业实体,赚钱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。

还记得广州恒大解散的时候,我写过:我们的职业体育,能让俱乐部的老板赚到钱吗?

这是最大的问题。

我们不缺奥运金牌,不缺体育明星,不缺看热闹的伪球迷,但却没有真正职业化,规范化的管理体系,没有市场化的商业运作,没有良性的体育文化。

严格意义讲,CBA球队不都是需要伸手向家长要钱的“小孩”么?

很多队还能活着,一个原因是因为烧钱远远没有金元时代的足球多。



我们这的绝大多数俱乐部,都是依赖地方政府或国企输血维持运营。

其存在更多承担了品牌宣传、政商关系或社会责任等功能,而非追求盈利。

那从职业体育的角度思考,这是不健康的...中超多队解散就是最好的先例。

而CBA的多数民营俱乐部的母集团主营房地产或相关产业,经济下行导致房企资金链紧张,无力持续为俱乐部输血。

既然举步维艰,那就得接受不同球队有不同球队的活法。

于是,广州队降本增效、交易主力球员...求生存,然后再谋发展。

商业体育高度发达的今天,活法的多元化,那才是行业健康的标志。

难道你要求广州龙狮像上海久事、北京的两支国企球队,那样烧钱么?做不到的。

你要求他们像东莞队那样卖票,赚门票收入?在广东地区,球迷的归属感更多还是宏远,但就连后者这两年球市都下来了...

所以,小球队就必须得思考走自己的路。

20支球队,就像20个孩子,天赋好的,他上清华北大;但有的孩子,你让他上个大专或者学个开挖掘机,那也是一条可以走的路。

天赋过人就上交国家,资质平庸就承欢膝下。



了解欧洲球队的朋友都会知道,不同俱乐部基于其所属地区、投资背景、历史传统和市场环境,会采取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。

举个例子:

2005年,多特蒙德因一度濒临破产,正是这场危机催生了俱乐部的转型:将青训定为生存核心战略。

后面,才有了贝林厄姆、登贝莱...

所以从这个角度思考,广州龙狮这种“培养—锻炼—合理变现”的循环,是在当前财政环境下民营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。

它既保障了球员发展通道,又维持了俱乐部运营的相对健康。

这就是资源受限下的生存智慧。

欧洲很多职业队,都这么搞,这就是中小俱乐部的生存规则。

看到一条联赛评论,我是认同的:“如果CBA20支球队,都能像龙狮一样,尽可能收支平衡,那联赛和中国篮球,都一定会更良性!”

当你质疑广州队疯狂“卖球员”的时候,你有没有想过:不少CBA球队,想变现都没人可卖呢...

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。这从侧面说明,龙狮兵工厂的“造星”能力还是不错的。

这几年,能把很多大学生球员培养出来,就说明问题了...

年轻的球员是愿意来广州的。

目前他们阵中还有不少的年轻天赋在培养,比如管子煜。

我今天想表达的是:广州龙狮这支俱乐部,在资本运作和人才流动性管理、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创性,走在了CBA的最前面。

联赛很需要这样的探索。

球迷的朴素情感可以理解,但还是希望能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。



热门数据

更多

相关信息

相关集锦

热门TAG

24直播网是一个专业的足球直播网站,主要提供高清足球直播,NBA直播,英超直播,体育吧以最全最高清信号让您畅享五大联赛,打造最好体育直播吧。

Copyright © 2022-2025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09047520号-1

网站地图